△在沙溪,紫蘇美食處處飄香
【沙溪紫蘇宴】
紫蘇葉綠中帶紫,密被柔毛,自帶醒神清香。
可驅寒、解毒、養胃,也可增加食物的香味。
≡≡≡
紫蘇,是中國常見的中藥,也被中國人用于烹制各種菜肴。明代李時珍就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紫蘇葉綠中帶紫,密被柔毛,自帶醒神清香。它具有驅寒、解毒、養胃等保健功效,也可增加食物的香味。
中山人對紫蘇并不陌生。日常保健,家中老人常常會以紫蘇熬水飲用。中秋佳節,紫蘇炒田螺香飄千家萬戶。如今,中山人正在將紫蘇做出大文章。2021年11月26日晚上,以“十二道風味”組成的紫蘇宴拉開了中山市沙溪鎮美食文化協會成立一周年慶祝晚宴的帷幕,讓在場食家贊不絕口。
沙溪是“中國粵菜名城”中山的美食文化重鎮,“廣東十大美食之鄉”之一,被譽為中山菜的重要發源地,這里名廚輩出,美食之名遠播,至今不斷吸引著一批批食客前來享受舌尖上的快樂。
在沙溪鎮美食文化協會年會盛宴當晚,110家會員單位代表及城中資深食家齊聚沙溪星寶大酒樓,共同品鑒“紫氣東來”沙溪紫蘇文化美食盛宴,菜式出品自然毫不馬虎。 紫蘇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它清香獨特,讓魚蝦更鮮,讓肉食更香,叫人一試難忘。
紫氣東來風生水起
以開宴點題之作“紫氣東來風生水起”為例,這道菜以刺身為主,在食用前,需要大家擼起袖子,一起“撈起”。紫蘇是吃生魚片時必不可少的佐料。這道菜還加入了鮑魚片、蒜片、酸蕎頭、青檸檬,口感層次十分豐富。紫蘇在其中依然十分“出挑”,絲絲分明,卓爾不凡。
雀鳥軒紫蘇焗獅頭鵝
紫蘇辣椒餅蒸竹腸脆鯇腩
雀鳥軒紫蘇焗獅頭鵝和紫蘇辣椒餅蒸竹腸脆鯇腩皆是味道濃郁的佳肴。獅頭鵝有“ 世界鵝王” 的美稱,因其頭部頂端和兩側具有較大黑肉瘤形似獅頭而得名,其肉質豐厚。脆肉鯇則是鯇魚中的“游泳健將”,同樣肌肉發達。兩種優質食材與紫蘇的結合,頗有“王牌VS王牌”的氣場。不得不提的是紫蘇辣椒餅,它是用沙溪龍頭環豆豉、紅辣椒、綠辣椒、優質醬油,加上紫蘇制作而成,用來蒸排骨、炒田螺、蒸魚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提鮮作用。
高佬沙溪扣肉
在菊花鯽魚羹、 家鄉燒肉拼盤、高佬沙溪扣肉、奇香沙溪白切雞、砂鍋啫乳鴿這些經典菜式中,我們也遇見紫蘇的身影,或作為香料,融入其中,或以葉子墊底,增添美觀。
奇香沙溪白切雞
此外還有紫蘇浸沙溪牛肉、紫蘇焗大桂蝦、紫蘇煎藕餅。不管品嘗到何種味道,魚鮮、禽肉還是蔬菜,紫蘇之味始終縈繞齒間,不離不棄,成為地道沙溪味道中的標志性印記。
紫蘇浸沙溪牛肉
正如當晚的宣傳片所言:“紫蘇從沒離開過沙溪,沙溪人也離不開紫蘇。”當下,紫蘇已滲入到沙溪美食的各個層面。在網紅小店,你可以飲上一杯紫蘇檸檬茶;在知名飯館,有堪稱高端出品的紫蘇配龍蝦;在民間,媽媽們仍保留著制作紫蘇辣椒餅的傳統工藝;而創意無限的年青一代,則以紫蘇煮出酸辣醬等炮制出令人驚喜的新口味。
“這是一片神奇的葉子。”
中山沙溪鎮美食文化協會秘書長馮嘉銳如此介紹紫蘇。
其實,其實,除了葉子,紫蘇的梗(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當下,中山沙溪的餐飲界人士正在不斷開發紫蘇的美味潛能,其中千變萬化,令人垂涎欲滴。
紫蘇入菜千變萬化